近日,浙江大学食堂内香气四溢,一缕来自怀仁的“老味道”悄然登场——在“山西地方特色美食进校园”主题活动中,怀仁羊杂正式与浙大师生见面。这场为期15天的美食文化交流,不仅让浙大师生品尝到晋北风味的醇厚,更是怀仁市推动特色产业“走出去”、深化校地合作的生动实践。
活动当天,食堂内早早便排起了长队。羊心、羊肝、羊肠等新鲜食材在秘制高汤中慢火细炖,出锅时搭配怀仁本地土豆粉,淋上一勺秘制红油辣椒,瞬间色泽诱人。入口时,杂碎软烂不柴、入味十足,麻辣鲜香在舌尖交织,醇厚汤汁裹挟着食材本味,鲜而不腻。来自山西的学生们吃完后纷纷表示:“能在杭州吃到家乡味道,太惊喜了!”
据了解,此次羊杂进校园活动中,朔州市级羊杂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跃军大厨亲临现场。他凭借多年潜心钻研所积累的深厚经验,从香料的配比到火候把控,全程指导厨师还原怀仁羊杂的地道风味。多年来,张跃军大厨始终专注于怀仁羊杂的研究,不仅深入探究其营养价值、烹调工艺与特色风味,还通过持续创新与广泛宣传,显著提升了怀仁羊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怀仁羊杂此次的“出圈”并非偶然。作为全国最大的育肥羊供应基地之一,怀仁市年饲养肉羊420万只,从饲草种植到羔羊育肥,形成了全链条产业基础。而怀仁羊杂作为当地非遗美食,传承近千年制作技艺,近年来更凭借标准化生产升级获评“中部六省名牌农产品”。此次走进浙大校园,正是这一传统美食突破地域界限、迈向全国市场的重要一步。
怀仁羊杂“走出去”的底气,离不开地方政策的持续赋能。近年来,怀仁市以“一县一羊”肉羊养殖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整合资金投入标准化羊场建设、老旧棚圈改造,同时推动羊杂精深加工升级,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在政策扶持下,怀仁当地企业更是创新不断:开发出速冻分割、预制食品等33个系列168个品种,让羊杂从“现做现吃”走向“便捷即食”;5家企业入驻新华信用平台,通过信用服务提升市场竞争力。此外,怀仁市连续8年举办羔羊肉交易大会,2025年大会签约金额达58.1亿元,为特色农产品搭建起全国性推广平台。
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杂,连接起黄土高原的烟火气与西子湖畔的书卷香。当千年非遗技艺邂逅百年高等学府,当地方政策精准赋能产业创新,这场跨越千里的美食之约,不仅让怀仁羊杂走进了更多人的生活,更以“小美食”撬动“大产业”,为乡村振兴写下了生动注脚。(王荣 熊质斌)
当前位置:
打印信息
关闭页面
字体放大
字体重置
字体缩小
收藏页面


晋公网安备14060202000030号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三晋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