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刚过,天气渐暖,但这几天雁门关外的朔州早晚寒意仍浓。近日,记者来到朔州市朔城区南城街道南街社区的平房区,这里的平房经过2022年集中供热改造后,居民们也过上了和住楼人一样的“美”日子。
“快快快,外头冷,屋里坐。”正在给家中绿植浇水的李翠放下手里的水壶,把记者让进了屋。
室外天寒地冻,屋里暖意融融。一进门,阵阵热气瞬间模糊了陪同采访的社区同行者的眼镜片。李翠忙递上一块擦镜布并笑着说:“我们自从实现集中供热和外墙增加保温层后,家里晚上的温度也能保持在20℃,每天在家穿件薄毛衣就行。”
交谈中得知,李翠40多岁,有两个孩子,一个上小学、一个读初中,丈夫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她在一家超市做收银员,上一天班休息一天,在家时间充裕。不难看出,李翠是个勤快人,把这个80多平方米的独家小院收拾得干净整洁。就连家里衣柜上摆放的一个个相框也被擦得锃亮,里面的照片不仅记录着孩子的成长,也记录着生活环境的变化。
“你看这张我坐在沙发上抱孩子的照片,后面背景就能看到煤炉。”李翠打开了话匣子。她告诉记者,过去一到冬天,全家靠烧煤取暖做饭,早起倒煤渣、半夜看炉子,不仅弄得灰头土脸,每天还很累人。同时,烧煤炉把家里墙面、家具熏得黄黄的,看上去陈旧不堪、没有生气。
李翠感慨地说,以往看到住楼房的人家中墙面白、地砖亮、家里洁,自己心里很是羡慕,期待自己也能早日过上那样的好日子。
“2022年我们彻底告别了掏煤渣、倒煤灰的日子,家里也用上了燃气灶,过上了和住楼人一样的舒坦生活。”说着说着,李翠嘴角便不经意地有了笑意。堂屋里,一个特别的装置引起了记者注意。李翠连忙介绍道:“屋内还安装有温控调节阀,可以随时用来调节温度。家里温度高时,就把暖气温度设置低一些,反之调高。冷热随意,使用灵活。”
接入集中供暖后,她和丈夫第一件事就是把家里彻底重新装修了一番。“这不,从去年家里就添了新‘成员’,养了十几盆花。一直很喜欢花,但是过去不敢养,就怕冬天冻着。现在好了,前几天,为了增加过节气氛,我还去花店买了两盆蝴蝶兰、一盆杜鹃,你看开得多艳丽、多水灵……”
从她绘声绘色的讲述中看得出,李翠一家如今的光景也像这鲜花一样红红火火、多姿多彩。幸福,在她脸上洋溢,在她心底绽放。(任永亮 武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