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入住怀仁市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的残疾人张超迎来了他难忘的21岁生日。张超,怀仁市新家园乡滋润村人,在两三岁时查出脑瘫,父亲不堪生活重负与其母亲离婚,张超母亲独自带着年幼的他艰难地生活,也从未给张超过上一个专属的生日,这成为了他心中的遗憾。托养服务中心主任赵娟娟得知这一情况,早早就订上了生日蛋糕并提前安排厨房准备生日餐,中午托养服务中心所有工作人员和入托人员围在一起为张超唱起生日祝福歌,并送上了真诚的祝福。张超非常感动,在歌声中默默许下新年愿望,对于新生活,他和大家都充满了殷切的期待。

怀仁市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于2024年7月初正式开始运营,总投资1040万元,占地面积4.79亩,总建设面积2820m2, 三层楼内设有17套康复服务房间,可同时为34名残疾人开展托养服务,目前已有46名残疾人先后入托接受服务。为了让入托残疾人享受到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怀仁市投入140万元用作托养服务中心日常运营管理,包括日常生活照料和护理、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康复理疗训练、文化娱乐活动辅导等。

秉承“关爱、尊重、专业、奉献”的宗旨意识,尊重残疾人的人格尊严和权利,托养服务中心配备了专业的伙食管理人员,根据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制定营养丰富的食谱,精心选购新鲜、安全的食材,保证餐食的营养均衡、科学搭配。设有标准居住房间,具备基本生活设施,为残疾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护,改善残疾人生活环境,提高残疾人生活品质。通过开展个训康复和各种娱乐活动,提升残疾人身体机能,丰富精神生活、增强社交能力,让他们感受到托养中心的温暖与关怀,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托养服务中心自运营以来,以舒适的环境、悉心的照护、专业的服务,得到了残疾人及其家属的广泛好评。

同时托养服务中心还根据残疾人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和市场需求等,集中组织残疾人参加适当生产劳动,帮助他们提高劳动技能、改善身体状况。目前,怀仁市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主要开展的劳动项目为灯笼定制。专业的技术指导老师根据每个残疾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别指导,开展个性化分工协作。组装架子、套布、贴金线、贴布、粘金条等每个流水线上都有员工有条不紊的忙碌着。春节期间累计制作灯笼423个,并与朔州市爱心职业培训学校达成购买协议,在提高残疾人生存技能的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帮助他们自食其力,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此外,还会根据残疾人的实际情况提供辅助性就业岗位,包括综合管理、门卫员、保洁员等。孟德明是怀仁市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第一批入托的残疾人,同时也是这里的一名工作人员。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孤苦无依、生活困苦,加之是重度肢体残疾人,在找工作时屡次碰壁,这无疑使他本就拮据的生活雪上加霜。托养服务中心了解到他的情况后,经过研究为他安排了门卫一职,孟德明工作尽职尽责、热心帮助他人,空余时间,也和大家一起做灯笼,生活丰富多彩。

“如今我不仅在中心找到了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还学到了一技之长,我觉得我的生活是越来越有希望了!”每当谈到自己的生活变化时,孟德明总是不由地感慨。

怀仁市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精准托养、卓越培训、高效就业”的服务理念,做到“托养一个人,解放一家人,造福一方人”,让每一位入住者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享受到专业的照护,拥有尊严和幸福的生活。

“看到残疾人脸上洋溢的笑容,我们也真切体会到了托养服务中心运营的意义。今后,我们将继续解决好他们关心的关键小事,努力为残疾人提供更精更优更细服务,不断提升残疾人的幸福感获得感。”怀仁市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赵娟娟说道。(王荣王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