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习俗的特点,关键在一个 以感受到现场热闹的欢腾氛围,来自叫踢鼓秧歌,当地人叫踢鼓子,是怀“闹”字。舞龙舞狮、敲锣打鼓、踩高跷等民俗活动是元宵节的重头戏。锣鼓敲起来,秧歌扭起来。在山西朔州的怀仁市,五千多名群众组成的44支表演队已经装扮就绪,走上街头。

在怀仁市的群众文化活动的汇演的现场,通过现场的直播镜头,可以感受到现场热闹的欢腾氛围,来自怀仁市的五千多名群众组成了44支队伍已经跃跃欲试开始轮番展演。首先他们会依次进入记者所处的这个固定的场地进行表演。随后,会分成两支队伍前往怀仁市的淮阳街和怀贤街进行游街的表演。在现场,旁边的这支正在表演的非遗表演队伍,叫踢鼓秧歌,当地人叫踢鼓子,是怀仁市的元宵节活动中的传统项目,非常受到大家的欢迎。其实这个踢鼓秧歌,可以看成一个传统的故事剧,里面的人物大概是有18个人左右,都是来自家庭的各个成员,他们打扮一新来这里闹元宵。

从他们的着装和舞姿可以看出是形态各异,老者很端庄,中年人很威武,青年人则很活泼。最有看头的就叫对秧歌儿。来自乡里两个村子的秧歌队,大有比武竞赛的架势,两个表演队的主角,已经登上了中央的舞台上,他们表演的动作时不时会有将对方逼下桌子的这个架势,可以说是竞争味十足,来来回回,既惊险又刺激,引得我们周边的观众朋友们不断叫好。

在这边不远处,踩高跷表演也正在进行。踩高跷的表演是要边行进边表演的,他们身着服装非常鲜艳,而且他们扮演的角色,也都是来自于传统的戏剧,或者是传说中的人物。他们表演最主要的道具,就是脚底下踩的高跷,这个高跷很有讲究。在现场,记者看到一个小朋友扮相很英俊,别看他年纪小,他从5岁就开始练了,现在是11岁,练了6年时间。他这个高跷大概是有60到80厘米的高度,表演者脚要踩在这个突出的位置上,然后上面的这个棍状的物体是要绑在表演者的小腿上。这个表演形式需要表演者有非常高超的协调性和平衡的技巧。而且了解到他们都是来自当地的普通村民。闲暇的时候去进行集中的彩排,然后到元宵佳节集中表演,给大家带来欢乐和祝福。

往前面看,还有划旱船的表演。划旱船,它是采取模拟船在陆地、水上行驶的一个感觉。记者看到旁边的旱船,它身上的造型是根据船的外观形状来打造的。木架旁边可以看到铺上了彩布或者是绸缎来装点,非常好看。表演者就是驾上这样的船,模拟船在水中游行的姿态,非常得轻盈好看。然后,在它的旁边还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表演者进行表演。记者了解到,划旱船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它更是体现了我们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和水文化,体现了百姓在劳动当中创造美好生活的智慧和才能。

除了刚才所介绍的三种传统的表演形式,记者看到在周边还有很多表演形式。有威风锣鼓、舞龙舞狮这些表演依次上演。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44支队伍每天早上和晚上都会在这边进行轮番的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