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紧紧围绕农业特优战略,在有机旱作的田野里深耕细作,在设施农业的温室内播种希望……这片广袤的热土不仅承载着丰收的梦想,更开辟出一条具有独特魅力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在朔城区神头镇马跳庄村的彩椒种植大棚内,工人师傅正在进行吊绳作业,以确保彩椒能够垂直生长。

隆冬时节大棚外温度已经达到零下十几摄氏度,而室内却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棚内一株株彩椒苗整齐排列,有的已经结果,已有小搪瓷杯口大小。

马跳庄村光照充足、土壤肥厚,适宜彩椒种植。山西绿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瞅准这一有利条件,于2024年7月1日承包租赁了当地闲置的土墙温室大棚园区,并经过改造升级,发展越冬彩椒,带动农民增收。

山西绿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符鹏飞告诉我们,他们这48个大棚每亩可增产6000斤优质彩椒,80亩可增产48万斤左右彩椒,每斤售价按以往的价格应该是10元左右,能实现年销售额达到1100万元。

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以马跳庄村温室大棚种植为例的设施农业,可有效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且经济效益可观。近年来,朔州市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大棚为主的现代设施农业,不断扩大设施农业规模,保障群众“菜篮子”供应充足。

朔州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白林峰介绍,2024年,全市新建日光温室522亩、钢架大棚2150亩、蔬菜标准化示范园5个、集约化育苗场4个,蔬菜种植25万亩,产量82.76万吨,推动我市设施农业向着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2024年,朔州市不断提升稳粮保供能力,压实粮食安全责任,确保粮食作物面积稳定。同时,咬定农牧融合不放松,持续深化雁门关农牧交错带核心区和“北肉”平台主产区建设,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增添动力。

朔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高成富介绍,2024年,朔州市坚定扛起稳粮保供重大政治责任,坚持特优战略,突出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粮食产量历史上首次突破25.9亿斤,单产超过625斤,均创历史新高。应县玉米单产提升示范田,亩产达到2608.9斤,创全省之最。全市六个县(市、区)有四个跻身全国粮食产能提升重点县。朔城区,山阴县冬小麦试种成功。一年两收在雁门关外成为现实,雁门粮仓丰殷足实。同时,立足朔州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进一步加强雁门关农牧交错带核心区和“北肉”平台主产区建设,以肉乳粮菜为主的四大主导产业,推进了农业多元化全链条发展。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86家,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致力于农牧融合强市建设,走出了乡村全面振兴的朔州路径。2025年,将进一步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两条底线,聚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个水平提升。坚持干字当头,攻坚克难。在建设农牧融合发展强市上,努力实现新的突破。(刘希军聂慧丽贺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