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城区南榆林乡野猪窊村以党建为引领,招企业、引项目、谋发展,通过“鱼菜共生”的生态农业新模式,成功将废弃滩涂改造成集设施农业、水产养殖和绿色生态于一体的“风水宝地”。
在朔城区南榆林乡的野猪窊村,一个个路基圆池里的鱼儿自由随性地游动。这里养殖着鲈鱼和黑鱼,是村里首次尝试引进发展的新产业。这些养鱼的废水可以用来灌溉农田,通过特殊设计的水循环系统,让传统的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完美“牵手”,形成一个闭环模式,种养结合、循环利用,实现绿色生产。
山西锦欣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麻晋介绍,养鱼的废水富含氮、磷、钾等有机营养物质,对蔬菜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是绿色无公害的蔬菜产品。可以浇灌十几个棚,一年可以节省2万多元的肥料和农药费用。养殖的鱼苗主要从山东引进,第一批的养殖规模大约有鲈鱼6万斤、黑鱼1.5万斤,预计今年农历腊月可以上市销售,按市场价预估产值150万元左右。
野猪窊村位于朔城区南部,自然条件较差,历来以种植玉米和小杂粮为主。为了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野猪窊村党员干部根据村情实际,经过多方调研考察,整合村里闲置资源,招引优质企业合作发展,利用村里废弃的滩涂地建起18个设施大棚,其中4个设施大棚用于鱼类养殖,其余全部进行蔬菜种植。
创新性地实施“鱼菜共生”生态农业模式,实现水产养殖与蔬菜种植有机结合,并通过“村集体+企业+农户”的合作方式,实现了多方共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稳定增收。村党支部、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说:“这种模式首先能解决村里的一些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最多可以提供40多个岗位,每年人均增收大约2万元。其次公司经营可以为村集体提供租金。下一步,鱼、菜上市以后,按利润的15%给村集体分红。目前村集体收入增加4万元左右,预计正常的情况下,一年增加收入10万元左右。”(张一波 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