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鲁区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不断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推动全区社会救助工作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在平鲁区民政局工作窗口,工作人员仔细查看办理临时救助居民的户口本、身份证、医疗支出票据等,在确定其符合救助条件后,为其申请了救助金,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

临时救助是以解决城乡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为目标的兜底保障。对因病致贫户,因学困难户、残疾困难户、建档立卡脱贫户、家庭成员患有重大疾病等对象实施分类救助,按照救助标准,一年内原则上一次性发放500至10000元救助金,对生活无着的区域以外流浪乞讨人员按规定提供临时食宿、疾病救治等帮助。

为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困难群众民生底线,平鲁区不断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扩大覆盖范围,提升救助标准,形成了低保救助、特困人员供养、孤儿救助、临时救助、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救助、残疾人补贴和80周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等社会救助形式,最大限度兜牢民生保障网,用心用情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服务保障水平。

与此同时,为确保困难群众真正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救助政策,平鲁区民政局严格规范管理,认真做好低保对象年度审核,积极开展救助对象困难排查、信息报送工作,对陷入生活困境群众主动发现,进一步增强临时救助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让困难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戎爱平 计怀玉 郝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