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朔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朔州市交通运输事业“十四五”期间取得的工作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朔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永峰介绍,全市63个乡镇1166个建制村2019年提前实现了“双通”(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交通脱贫攻坚任务通过验收。全市公交车线路141条,覆盖县(市、区)主要街道并延伸至周边乡村。平鲁区、怀仁市、山阴县、右玉县城市公交全部实现免费。

“十四五”以来,朔州市以推进交通强国建设为总抓手,交通运输事业实现新超越。项目先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形成了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公路通车总里程达 10289 公里,公路密度位居全省前列。铁路总里程达到 530 公里,干线铁路货物运输能力达到2.85亿吨/年,位居全省第一。朔州滋润机场于 2023 年底通航,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200吨的使用需求。在提升服务方面,市中心城区公交“一卡通”累计办理实体卡95351张、电子卡52.87万张,与全国336个城市实现了互联互通,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37.17%,人民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不断增强。持续深化改革,行业治理机制完善成熟,开展交通运输投融资体制、公路管理体制改革,提升交通执法履职能力和行政效率。坚持生态优先,走出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使用绿色环保工艺,淘汰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3648辆,全市城市新能源公交车774辆,新能源出租车1074辆;市中心城区现有共享单车10000辆,构建绿色多元的公共交通体系。

在记者提问环节,朔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回应,“十四五”期间,全市共布局交通重点项目15个,总投资约476.5亿元。在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建设方面,境内规划的 815 公里路段已全部建成,初步形成“快旅慢游深体验”的全域旅游交通网。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中,针对出租汽车运营不规范、货车司机投诉处置效率不高、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不规范等问题,采取了强执法巡查、增设热线入口、开展专项整治等系列措施,有效提升了行业服务质量,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罗文平 张小菊 李子宣 高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