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长河,从不停息;奋斗的征程,永远向前。回望2024年,在山西省纪委监委和朔州市委坚强领导下,朔州市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聚焦中心大局,立足职责定位,以强化政治监督压实政治责任,以正风肃纪反腐清除发展障碍,以严管厚爱结合凝聚奋进合力,以健全监督体系提高治理效能,推动全市经济转型发展态势强劲,一大批民生大事要事接续落地,干部群众精气神全面提振,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朔州篇章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政治监督为引领 奋力护航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4年12月31日十点,随着由朔州东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G4408次列车缓缓驶出,全市人民翘首以盼多年的“高铁梦”终于实现。
这是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以政治监督为引领、护航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过去一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右玉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673个,查处违反政治纪律行为17人。统筹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文物保护利用、耕地保护等政治监督专项检查,督促整改问题621个,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全市不折不扣落实落地。
朔州作为资源型城市和全国重要的煤电生产基地,肩负着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使命。2024年,市纪委监委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改革任务找准着力点,牵头成立“督落地促发展”工作专班,对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入库入统滞后、经济指标下降等问题严督实查,推动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集大原高铁顺利通车,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清障护航。
强化政治监督,必须抓住“关键少数”这个“牛鼻子”。市纪委监委统筹组织市直部门和县区12名“一把手”向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述责述廉,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约谈被监督单位领导班子成员、重点岗位人员886人次,问责领导干部134人,推动“关键少数”发挥“头雁效应”。
巡察是政治巡察,本质上是政治监督。一年来,围绕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在省委第三巡视组指导下,市委巡察机构综合运用常规、专项、交叉、机动等方式,开展七届市委第六轮、第七轮巡察,对选人用人工作、统计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巡察“利剑”更显“锋芒”。
以“三不腐”一体推进为抓手 着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2024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始终保持零容忍震慑不变、高压惩腐力量常在。
突出重点领域、紧盯重点对象、严查重点问题,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深入整治开发区、工程建设、招投标等领域腐败问题,严肃查处了武振东、李可进、苑德、齐游中、裴晔、高日平等一批违纪违法典型。
做深做实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发挥纪检监察建议治本功效,向有关单位提出建议512份。坚持正面教育与反面警示相结合,拍摄警示教育片《利刃》《清淤护航》,组织新任市管干部集体廉政谈话暨警示教育,在市纪检监察基地开展现场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持续举办“学习弘扬右玉精神廉洁文化作品展演季”,上演廉政话剧《于成龙》《右玉》等文艺佳品。升级改造廉政教育展厅,打造常态化“不想腐”思想教育阵地,厚植廉洁文化根基。
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不是要把人管死,而是要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环境。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澄清正名12起20人,查处诬告陷害行为1起2人。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激发,拼搏奋进、担当实干的精气神更足更强。
以集中整治为重点 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看病更方便、上学不求人、校园餐安全、自来水卫生……这些牵动着千千万万家庭的民生实事,蕴含着群众最真挚、最朴素的愿望和期待。2024年4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全国部署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市纪委监委牵头推动,各级各部门闻令而动,举全市之力打赢打好集中整治攻坚战。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重点领域,统筹工作力量,采取超常规举措,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以深查促深改深治,全力抓好“2+5”重点问题整治和“15+15”民生实事项目,突出重点解决顽瘴痼疾,让群众在一桩桩实事的解决中可感可及。
把办案作为最有力的监督,坚持以办案带动全局,从查办群众拍手称快的典型案件、严惩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入手,落实班子成员滚动包案措施,通过提级办、交叉办、指定办等,严肃查处蚕食中小学膳食经费案、骗取医疗保险基金案、侵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案、贪污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案等一批串案窝案,形成强大震慑、营造知止氛围。
为防止“雨过地皮湿”,“按下葫芦浮起瓢”,市纪委监委针对案件暴露出的监管漏洞和制度短板,深入分析问题发生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制发纪检监察建议451份,推动建立和完善制度798个。针对中小学膳食经费管理漏洞,督促相关部门制定出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管理办法》等8项制度,让“校园餐”成为学生的放心餐、幸福餐。紧盯医保领域欺诈骗保问题,指导市医保局建成“智慧医保”便民服务平台。上线以来,群众门诊及住院费用比上年度节省1.23亿元,受到广泛好评。聚焦审批服务中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与市行政审批局联合出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问题联动办理工作办法》《营商环境问题联动办理工作办法》,强化“12345热线+纪检监察”联动督查,着力推动热线诉求接得快、办得好,最大限度为企业和群众纾忧解困。
把为民办实事成效作为检验集中整治成果的重要指标,市纪委监委班子成员深入基层开展督导检查,实地了解为民办实事工作进展情况,疏通堵点、化解难点,共为群众办实事9464件,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以纠治“四风”为突破 有力推动党风政风向上向好
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坚决防反弹回潮、防隐形变异、防疲劳厌战……2024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钉钉子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弘扬新风,以党风政风持续向好不断赢得群众的信任信赖。
“收受礼品礼金、接受旅游活动安排、公车私用……”2024年1月3日,市纪委监委向全市党组织通报了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释放出坚决打赢作风建设攻坚战持久战的强烈信号。
抓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一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四风”顽瘴痼疾,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205件293人,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185件261人。
违规吃喝绝非小事小节。党员干部违规吃喝,折射的是纪律作风,事关群众对党的信任信心。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吃公函”“吃食堂”“吃老板”等突出问题,处理处分59人,狠刹“舌尖上的歪风”。以此为牵引,在全市开展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酒驾醉驾问题专项整治,处理处分252人,同时深挖细查酒局背后的利益输送、请托办事问题,坚决纠治歪风邪气。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敌。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精准监督执纪问责,持续整治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基层松绑减负。
——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推动县乡两级清理政务服务工作群303个,对无法运营的政务服务“休眠号”及时关停注销。
——纠治村级组织“滥挂牌”问题,推动清理标识标牌1100余块,牌子过多过乱问题有效改善。
——纠治安全生产领域入企检查过频过繁问题,整合矿山安全监管专员队伍,每座煤矿年均减少迎检52次。
——纠治“市场主体倍增工程”中的不合理考评机制,取消考核指标14项,停止相关通报、排名、调度8项。
……
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举措,为基层卸下了不必要的负担,激励广大基层干部真抓实干、担当尽责、务实作为。
以自身建设为支撑 全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
建设高素质队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2024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深入践行“旗帜鲜明讲政治、严格程序讲规矩、事不避难讲担当、团结奉献讲正气、严于律己讲廉洁”的“五讲”理念,常态化开展“学习弘扬右玉精神·赋能新时代朔州纪检监察工作”活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打好干部队伍建设组合拳。
——对机关干部开展年度考核,25名同志和17个部门被确定为优秀等次。
——开展“两优一先”表彰,对奋战在一线的12名优秀共产党员、4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3个基层党组织进行表彰。
——打造“党建引领聚合力·卫士护航显担当”党建品牌,被评为全省优秀、全市唯一。
一块块奖牌,一本本证书,一个个闪亮的名字,见证着全市纪检监察干部践行“两个维护”的坚定和担当尽责的坚韧,折射出对忠诚干净担当、可亲可信可敬的时代诠释。
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这一主线,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坚持不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在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首先要在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市纪委常委会始终把“学思想”作为首要任务,“第一议题”学习25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组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5次,举办读书班,开展研讨交流,深学细悟、细照笃行。
纪检监察工作头绪多,任务重,涉及面广,对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能力素质提出了高要求。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深化全员培训,强化以案调训、以案轮训、以案代训,切实提升干部履职能力。
打铁必须自身硬,自身硬首先要自身廉。市纪委监委持之以恒以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管队伍、强监督,巩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教育引导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坚决防止“灯下黑”。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新的一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纪委监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不懈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释放干字当头的强烈信号,弘扬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养成过紧日子的高度自觉,树立守底奔高的底线思维,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朔州实践提供坚强保障。(武跃林 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