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坚定文化自信的背景下,顺应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站在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传承高度,我们要利用好自己的专业优势,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重视课程内在思政元素的挖掘,将中文专业课程中的人文情怀与学生思政教育进行观照、结合,对学生实施启智储善怡情作用,强化价值引领,把文学课建设成育人阵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在课内课外多渠道全方位贯穿思政教育,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发力,形成大思政课教学生态的合力。
一、建立专业课堂中系统性的思政教育板块
中文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应该与现在国家所倡导的思政体系完美切合,文学专业课中承载着家国情怀、民生忧患意识等,与当今国家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遥相呼应,其中辉映的传统文人的人格典范,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生动最直观的载体。
①爱国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广大青年提出“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作品都体现出了浓烈的爱国精神。古代文学中的家国情怀在《诗经》、《楚辞》阶段已经确立。从《诗经》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秦风》),《楚辞》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国殇》),到唐代杜甫的故土之思“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不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我们古代文学的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我国国情,深刻理解爱国情怀,激励新时代的学生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奋斗紧密结合起来,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成为意志坚定的爱国者和永不停歇的奋斗者。
②关注民生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早已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从《诗经》中的《相鼠》、《君子于役》、《东山》和《伐檀》等到《楚辞》中的《离骚》,再到杜甫的“三吏三别”等,都是对百姓是否能安居乐业的关注。教师应结合目前我国已有的专项扶贫计划、国家医疗保险的改革等民生政策,对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的时候,引导学生不仅关心自己的“小家”,更要关注我们整个国家老百姓的生活,对我国现有社会制度充满信心,并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深刻涵义。
③仁爱精神 “仁”是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论语》里有许多关于“仁”的解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人”。孟子则更是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杜甫在诗歌里写“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解忧》),“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正是对孔子所说“不以终食之间违仁”的最好解读。世界充满爱,人类社会才会才能和谐,我国一直强调“德不孤,必有邻”、“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等。教师可结合疫情发生后,我国防疫过程中体现出的守望相助的仁爱精神进行讲解。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联系实际,更能带动他们身体力行去维护“仁”。
④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在我国古代文学中也是一大主题,有许多文学作品都流露出挥之不去的“愁绪”。《诗经》中的“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黍离》),慨叹周王室衰落;曹操生逢乱世,“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他心忧的是国家不能统一;陈子昂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超越时代的忧心;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确表明自己所忧不过天下。这种悲剧意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愁绪,可以涵盖国事、生活、感情甚至自然的内容。古代文学教师,要让学生理解这些古圣先贤忧患的源头,然后结合我国当前国情,古今观照,结合学生个人实际,引导学生要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着眼天下,居安思危,更好地发展自己。
⑤君子精神 君子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支柱之一。我国古代文学中的“君子”是非常注重自我修养的,“君子”应该好学上进、知识丰富。“君子”应该有独立健全的人格,注重道义,宅心仁厚,以德服人,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宽容待人,以仁心行事。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义以为质”;君子应该脚踏实地,不能言过其实,强调“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以天下为己任,“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章》)意思是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意思是以天下百姓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百姓的愁苦为担忧;“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君子精神为自我要求,同时以此勉励新时代的学生最大程度地理解“君子”的涵义,不断反观自己,以君子为榜样去学习、工作、生活。
⑥伦理精神 儒家的伦理精神是指以血缘宗法为核心和根基的精神,它是人们自觉皈依的行动指南和精神目标。它的核心内容是在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基础上所强调的孝和悌。由兄友弟恭的伦理,推及到齐家治国之道。家庭关系的敦睦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孝悌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古代文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与人为善,主动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强化个体责任感,为社会主义的和谐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中文系课程思政要抓住时机、适时而动
如何将丰富的课程思政内容有效传递给学生,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智慧。课程思政的建设,追求的是效果,只有与专业内容紧密结合,从内容中自然生发,以不易察觉、自然而然的方式实现价值塑造和思想引领。在有限的教学过程中,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种话语融为一体,互为依托,互为表达,以获得最大化的思政教学效果。
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思政效果追求
深入挖掘文学作品中深广的文化内核,认识“过去东西里的现实意义”,服务于当代社会,才能让中文课程的作品获得久远不息的生命力,也让课程本身变得有深度,有活力。我们应洞悉课程思政的使命,构建课程思政的课堂文化,践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重点落实好课程思政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中文系各类文学课程共有助力思政的磅礴力量,这种力量要发挥作用,完成对学生思想与人格的提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让学生真正浸润于文学作品的无尽魅力中,持久不懈,潜移默化,才能获得思政教育自然、潜在而深入的效果。
课程思政已进入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课程思政的穿透力感染力如何,教师素质至关重要。教师要抓关键少数,以点带面,树立榜样和典型,发挥带动示范作用。我们教师需摆正位置,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始终坚持加强专业素养,强化“文化育人”的使命感,将思政教育全面持久、广泛深入于教学全过程,用情用心,采取柔韧的施力方式,以作家与作品为媒介,时时事事处处关心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以崇高的道德要求,超越的思想洞见、笃实的政治认同、丰盈的实践智慧,全面彰显课程思政的独特功能,使课程思政落到实效,真正发挥作用。
(供稿:中文系 杜苁蓉)
网站备案号:晋ICP备07500137号 晋公网安备 14060202000030号 网站标识码 1406000024
朔州市政府门户网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