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讯 近期,深圳、宁波等地相继出台人才新政,在放宽落户、人才补助等方面再加码,引发网民关注。舆论认为,各地抛出“真金白银”吸引人才,激活地方发展潜力,但人才争夺日趋向人口争夺演变,带来失序风险。建议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做好顶层规划,完善人才引进标准,防范“乱战”。

                            引才“政策红利”不断加码

   舆论反映,近年来,各地“抢人大战”愈演愈烈,在引才政策方面出现新的趋势。

   ——落户门槛逐渐降低。舆论反映,在“人才争夺战”中,落户已经成为优先之举。中新经纬载文说,从“缩短缴纳社保时间”到“送住房”,再到“租房就能落户”,部分新一线、二线城市放宽人才政策,落户门槛逐渐降低,学历门槛从硕士到本科甚至降到专科。据《证券时报》报道,今年杭州等地已将学历落户门槛放宽至大专毕业生;河南、湖南的一些地级市还提出购房即可落户。

   ——高额补贴几成“标配”。各地在招才引智过程中,考核奖励、人才补助、创业基金等补助奖励政策层出不穷。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宁波近期设立1亿元“宁波未来之星”奖学金,计划与10所知名院校合作,每年奖励1000名以上优秀大学生;针对国内外先进创新科研团队,东莞市一次性给予500万元到1000万元创业资助资金;深圳规定,市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10亿元,用于培育和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配套措施不断完善。舆论反映,当前城市引才步入配套深层竞争。《人力资源服务》杂志刊文说,北京给予在京中资机构海外员工薪酬结汇便利化政策;深圳瞄准各区实际情况,围绕国际人才需求,推动国际人才街区建设;成都、苏州等地在“新区”加大教育、医疗资源倾斜力度,提升公共配套水平。

                               警惕“抢人大战”陷入无序竞争

    舆论认为,各地在争夺人才过程中出现一些失序现象,需警惕一哄而上造成恶性竞争,带来不良后果。

    ——“人才争夺”异化为“人口争夺”。《21世纪经济报道》刊文说,为完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去除房地产库存、减缓社会保障压力等多重目标,二三线核心城市降低人才标准,甚至将人才趋同于普通人力资源。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永乐认为,以“人才引进为名、人口增加为实”的做法并未有效发挥人才的创造价值,实际上仍然是“土地财政”增长模式的延续。
    ——盲目跟风口惠实不至。陕西安康市委组织部微信公众号载文说,部分地区不考虑自身经济实力、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盲目跟风、复制模仿其他城市引才政策。简单粗放的引才模式催生了政策攀比、政策寻租、“空头支票”等问题,导致引才不引心。据《中国新闻周刊》《工人日报》报道,2022年江西省进贤县20多名教师反映被当地拖欠人才补贴近两年。拖欠补贴并非个案,一些中小城市在产业基础、公共服务等要素上区分度不大,对自身潜力和优势挖掘不够,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只能在补贴力度等方面进行比拼。然而,难以兑现承诺既损害当地政府公信力,又影响揽才和聚才的实际效果。

    ——人才引进与产业发展不匹配。微信公众号“大国人才”载文说,各大城市“钱多、城好、速来”的口号在短期内确实能比较直观地打动人才,但长期看,好的产业平台才是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关键。当前,大量人口快速引入,但一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滞后,人才引入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之间难以协同推进、相互促进。网民“心与尘”留言称:“很多地方人才引进后不被重视,在内卷中所有潜力消耗殆尽。”

                         合理制定引才规划用好各类人才

    舆论建议,根据城市的产业发展方向、空间制定引才规划,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
     ——制定合理的人才引进标准。西安网载文说,建议建立全国性人才储备库,统筹人才资源,根据各地功能点位、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等情况输送人才力量,同时出台相应制度防止各地各自为政。人民论坛网载文建议,对当前各地抢人政策进行全方位评估,避免以人才政策为名形成新的人群分割,损害其他群体权益和社会公平。
    ——改善人才生活和发展空间。《中国经济时报》刊文建议,强化公共服务资源规划与配置,地方政府要通过不断深化落实简政放权,缩短人才迁移时间和周期等方式,为各类人才就业提供更好条件和服务机制。

——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做好顶层规划。微信公众号“大国人才”载文说,各地要围绕产业政策匹配人才政策,摸清各行业领域人才需求实际,根据城市发展定位、转型升级需求,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培育相应人才,做好“产业+人才”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