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下的全球安全与治理”学术研讨会暨第八届UIBE国际政治经济高端论坛在京举办。
论坛开幕式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政治学部部长戴长征教授致辞,他指出,百年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其背后体系层面、结构层面和进程层面的动因值得关注。在世界走向新的十字路口的当下,学界需要进一步研判全球安全形势的变化,思考全球安全治理的前景。山东大学讲席教授秦亚青教授、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教授唐永胜受邀作主旨报告。开幕式及主旨报告环节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魏玲教授主持。
在主旨报告中,秦亚青从全球社会的视角解读百年变局的加速演进,将全球社会视为国际社会、世界社会和地球社会的叠加形态,认为传统安全威胁、非传统安全威胁、超传统安全威胁在其中交织叠加,指出全球安全治理应摒弃绝对安全的零和思维,深刻认识安全的不可分割性,积极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唐永胜强调在变乱交织的世界中推进全球安全治理的必要性,指出去全球化的方法无法解决全球化进程的负面效应,国际秩序变革的方向应是更加具有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并提出自我进步的能力、抓住机遇的能力、战略制衡的能力、解决安全难题的能力与推进国际合作的能力将有助于中国在变局中与外部世界更加积极地互动。
论坛研讨环节,各位专家学者围绕全球安全新态势与新挑战、地区冲突与全球安全治理、全球安全倡议的理论与实践、全球安全治理的改革与完善等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分论坛一的研讨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倪峰研究员分析了2024年美国大选的基本形势,提炼了本次选举与2016年美国大选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王正毅教授认为世界性经济衰替、地缘政治竞争复兴、国家安全回归、反体系运动加剧给艰难时世下的世界带来了新的学术命题,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需要树立历史观、大局观和角色观。吉林大学地缘政治经济研究所所长刘雪莲教授从海陆关系视角出发分析了东北亚安全格局的变迁,认为主体塑造能动性、安全空间流动性、安全空间融合性是值得关注的演变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所长高程研究员阐述了南方国家在传统安全层次、发展安全层次与文明安全层次面临的治理困境,指出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有助于引导全球南方国家共筑命运共同体。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门洪华教授论述了全球南方作为中间地带与超越中间地带的理论渊源、历史逻辑和现实价值,指出促使全球南方明确身份特征、凝聚内部共识、探索发展路径对于中国长远战略利益至关重要。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胡宗山教授梳理了中国外交关于时代主题表述的历史变迁,探讨了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重要意义、现实挑战和实践路径。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朱永彪教授分析了全球新一轮反政府抗议活动的背景与特点,认为可通过完善“一带一路”相关项目预警机制及改善舆论环境等手段化解涉我风险。
分论坛二的研讨中,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方长平教授指出当前全球安全治理呈现出治理主体大国化、治理对象传统化、治理机制失灵化、治理价值对立化、治理效果赤字化等趋势,给国际法的地位和效力带来了巨大挑战。国际研究资深编辑、外交学院陈志瑞教授认为地缘政治回归、全球治理退化、数智化跃迁和失控等是新秩序形态的主要特征,国际社会需要强调大国责任、改革国际制度、发挥区域作用、加强技术治理及重视跨学科知识生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须隆教授认为中国的全球安全治理之道在经历“识道”、“成道”和“行道”三个阶段后已基本成型,推动落实全球安全倡议、着力打造人类安全共同体是其核心要义。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赵可金教授运用生态制度主义分析了东亚地区的安全治理特点,强调尊重中间地带在经济和安全领域的天然特性是促进东亚地区繁荣稳定的关键。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副院长刘义强教授以泰国和缅甸为例,分析了东南亚地区军人政权强化政治合法性的动力来源、一般逻辑和效果差异。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大国关系研究室主任钟飞腾研究员阐述了将崛起或衰落视为体系危机首要根源的不同学术思想,认为学术研究还应关注崛起和衰落的集中度与规模以超越西方强加的叙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安全计算实验室主任董青岭教授指出在未来的数智时代需要重视社会复杂性分析,正视虚假数据信息的扰动,加强相似性、关联性和贡献性关系研究。
分论坛三的研讨中,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谢韬教授分析了美国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和原因,指出由此导致的阴谋论盛行及国家安全泛化现象不利于中美关系的稳定。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同济大学基地常务副主任鲁传颖教授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具有较高的内生安全风险,人工智能领域需要基于分层的治理、基于信任的治理及基于风险迭代动态的治理。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赵长峰教授从制度建设、理念建设和信任建设的角度阐述了全球南方新安全架构的构建思路,强调了中国制度供给、理念供给和行动供给的重要性。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高婉妮副教授运用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以塔吉克斯坦在全球水治理中的表现为案例分析了小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暨南大学中国南海周边安全国际舆情监测实验室副主任林恺铖副教授分析了美国如何通过价值层面去合法化、逻辑层面去合理化、认知层面去正当化等机制来扭曲中国的“全球安全倡议”话语。同济大学中国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丁迪从理念安全化、议题安全化、对外关系安全化等角度探讨了中美关系安全化的表现、机制及限度。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讲师戴丽婷基于技术风险逻辑、权力政治逻辑和制度合作逻辑,分析了自主武器系统军控约束性协议缺位的原因。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周逸江基于对科技公司技术开发人员的访谈,分析了美国科技公司参与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的行为逻辑。
分论坛四的研讨中,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讲师邢伟旌分析了德国主动强化与日本安全合作的趋势及其逻辑,并探讨了德日安全合作的影响及限度。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王蕾基于不同国家在网络安全谈判中的立场,分析了性别视角等边缘视角对于网络安全规范谈判的影响。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讲师王丹逸运用定性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提炼了东道国国家能力、管理压力、就业压力等因素对移民问题安全化的影响。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张娟娟从军事力量结合、政治合法性构建、地区意识培育等角度分析了伊朗的代理人策略及其对中东博弈格局的影响。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讲师焦玉平聚焦跨国粮商对全球粮食产业链的垄断趋势,论述了发展中国家提升在国际粮食市场话语权和影响力的必要性。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李珊结合不同类型的风险情境,阐述了组织韧性建设对于地区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栗潇远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发现美国常规武器转让对受援南方国家的财政能力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
论坛闭幕式上,戴长征教授作总结致辞,指出本次会议展现了来自老中青三代学者多元力量的学术贡献,涉及了从高政治到低政治的广泛议题领域,实现了学理性、战略性和政策性研究的良性互动,充满了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方法,是一次高质量的学术盛会。戴长征教授还代表主办方感谢各方的支持和参与,期待五校合作机制及UIBE国际政治经济高端论坛持续推动学术交流与创新。
本次论坛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协办,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中国战略研究院联合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