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世界各国都为了实现“碳中和”下了很多功夫,例如国内,在普及天然气、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在推动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在推动清洁能源的规模利用。
现阶段被广泛使用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等,尤其是太阳能和风能。
其中,我国风电产业也随着政策推进迅速壮大,好消息一个接一个。风电蝉联12年全球第一。国家发展改革委2021年批准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已开工约7500万千瓦,10月中旬以来,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大型风光电光伏基地项目陆续开工。其余项目将在明年一季度开工。
央视报道,目前我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相较于2016年底成功翻番,突破3亿千瓦大关。这个装机容量,相较于2020年底欧盟风电总装机容量的1.4倍,美国的2.6倍。
由此可见,中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位列世界第一,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我国第一次拿下全球第一。
2021年已是中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连续第十二年获得世界第一,30015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在全国电源总装机量的占比达到了13%。另外,风电并网发电量达到了全社会用电总量的7.5%,相比2020年底实现了同比1.3%的增长。很显然,风电正在一步步成为全国电力供应的中坚力量之一。另外,我国风电产业不仅在稳步增长,而且还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根据央视报道可知,现阶段我国风电机组产量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已经超过三分之二,是全球最大的风机制造国。
得益于此,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在过去10年间,国内陆上风电度电成本下降约40%。
公开数据显示,在我国中东部和南方地区,风电在不储存的情况下成本为0.4元/千瓦时,西北地区成本为0.3元/千瓦时。而在2020年,我国陆上风电平均度电成本下降了0.38元,这有利于接下来全国大规模、低成本应用风力发电。要知道,在早些时候国内的风电电价最便宜也要0.8元一度,巅峰时甚至能达到2元左右一度电。相比廉价的火电,无论是工厂还是消费都不会选择使用风电,即便有国家补贴。
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风机建造成本的下降,电网消纳能力越来越强,风电成本越来越低。这不仅减轻了我国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的压力、节省了不少成本,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清洁能源的发展进程。不过,如今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的风电,却被欧美视为“垃圾电”。
虽然美欧也在大力促成碳中和,但欧洲部分发达国家在近年来越来越嫌弃风力发电。众所周知,欧洲可是全球风电的起源地,例如瑞典、英国、丹麦等国家的风电产业都非常发达,当地几乎三分之一以上的用电都来源于风电。
那么,为何欧洲会突然嫌弃并开始放弃这类清洁无污染的绿色电力的呢?在笔者看来,这主要有三点原因。
其一,风电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发电非常不稳定。近年来欧洲又长时间出现超高压天气,海上风速大幅下滑,从而导致风电发电量远低于欧洲国家的预期。
其二,风电虽然是绿色电力,但风电密集的地区同样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例如影响动物迁徙等等,所以欧洲环保组织一直很反对风电大规模建设。
其三,欧洲投建风电的性价比不高,换句话来讲就是经济性低,不赚钱。
这是因为欧洲并没有完整的风机生产线,工业的空心化又导致欧洲不少国家对电力需求不大。
所以,在考虑到多重因素后,欧洲部分发达国家才会越来越嫌弃不赚钱还有坏处的风力发电。不过,风电盛行是全球大趋势,欧洲部分国家反对,并不能阻碍全球风电产业,尤其是中国风电产业的壮大。
根据BloombergNEF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球前五大风电机组制造商中,来自中国的行业巨头就占据了两个席位。另外,为了碳中和的大目标,在政策的推动下,预计我国到2030年光伏和风能发电年增速将达到10-15%。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公布的,2013-2020年中国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及占全球比重变化情况显示,中国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稳步增长。
很显然,中国风电产业即将迎来爆发期,风电行业也将向大功率、海上以及数字化应用迈进。
在不久的将来,风电以及光伏发电会助力我国在预期时间内完成碳中和目标。
(资料提供:海西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