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朔州市以煤为主的经济结构受市场冲击较大。1-10月,全市能源消费量和全社会用电量下降幅度较大,工业能源消费大幅减少,从而使得节能降耗压力不大,能耗形势较为乐观。
一、工业能耗大幅减少
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当量值)1466.39万吨标准煤,比2014年同期减少284.4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6.24%,降幅比前三季度扩大0.49个百分点。
(一)轻重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均有下降
1-10月,轻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8.6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9.43%,降幅比前三季度扩大0.54个百分点;重工业能源消费量1447.79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6.32%,降幅比前三季度扩大0.48个百分点。
(二)高耗能行业综合能耗减量突出
1-10月,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460.28万吨标准煤,同比减少282.9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6.23%,降幅比前三季度扩大0.84个百分点。除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外,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能源消费总量为968.81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66.07%,同比下降16.34%;电力行业的能耗总量为415.94万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28.36%,同比下降16.8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三个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占比较小,但降幅较大,分别为17.72%、20.32%、16.86%。
二、全社会用电量下降明显
受工业经济下行影响,电力需求不旺,全社会用电量明显下降,且降幅持续扩大。1-10月,全市全社会用电量为82.0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7.13%,降幅比1-9月扩大了0.23个百分点,比 1-8月扩大0.99个百分点。 10月当月,全社会用电量为9.4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8.83%。
(一)三个产业用电量增速回落
分产业看,1-10月三个产业用电量表现殊异。第一产业用电量为1.92亿千瓦时,由2014年同期增长34.30%回落为增长29.87%,增速略为回落,但仍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第二产业用电量为70.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速度由2014年1-10月份的正增长3.06%变为今年的负增长8.88%,降幅较大;第三产业用电量为5.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速度由2014年1-10月份的正增长2.15%%变为今年的负增长0.61%,降幅较小。
(二)工业和建筑业用电量降幅扩大
工业和建筑业用电量同比下降是全社会用电量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1-10月,工业用电量70.52亿千瓦时,增幅由去年同期的正增长3.79%变成本期的负增长8.68%,且比前三季度降幅又扩大了0.18个百分点。建筑业用电量大幅下降,1-10月份,建筑业用电量0.4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2.62%。
(三)服务业用电量增长
与第二产业用电量明显下降相反,1-10月,服务业用电量增速大幅走高。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用电量为0.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99%;商业、住宿和餐饮业用电量为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7%;公共事业和管理组织用电量为1.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6%,其中的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用电量为0.4亿千瓦时,同比增幅达19.82%,显示出了我市服务业蓬勃发展的潜力。
(四)居民生活用电增速较为平稳
1-10月,城乡居民用电量3.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3%。与去年同期及前几个月增速基本持平。其中城镇居民用电量2.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45%;农村居民用电量为0.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3%。
三、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目前工业企业能耗量下降幅度大,节能形势较为乐观,但这是由于经济下行企业生产不足,使得能耗下降,而非技术、结构优化真正带来的节能成效。当前,全市工业能源消耗还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部分县区工业能源消费量增速依然高企。1-10月,山阴县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为129.83万吨标准煤,比去年同期增16.39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4.45%,增长量来自多家洗煤企业的原煤消耗量;应县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为18.8万吨标准煤,比去年同期增4.7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幅达33.94%,增幅偏高;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为66.52万吨标准煤,比去年同期增6.3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0.59%。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市属严重偏重型工业结构,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企业能源消耗量为18.6万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能耗总量的比重为1.27%,而重工业企业能源消耗量为1447.8万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总量比重达98.73%。工业企业中高耗能行业偏大偏重,1-10月,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耗量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能耗量的99.58%,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能耗量占全部规上工业总能耗量的94.43%,以煤为主、一煤独大的工业结构短期内很难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三)节能降耗空间缩小。经过前几年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生产技术改造和综合治理,全市多家重点能源消耗企业能源消耗量降低,工业降耗的空间不断缩小,削减难度增大。
四、建议
(一)加强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帮助重点耗能企业建立和推行严格的节能降耗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企业自觉节能的积极性;强化基础工作特别是统计工作,配备专职人员,将节能的目标和责任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情况的跟踪、指导和监督,定期公布重点企业能源利用情况,督促企业重点围绕降低产品单位能耗的目标开展工作;继续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引入资金,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二)推进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继续推进清洁能源生产,引导企业变只靠自身“单打独斗”式的内部节能降耗为走多企业、跨行业、区域间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推进企业之间节能降耗的合作,达到工业废物最大化循环利用的目的,提升节能降耗的成效。
(三)促进低碳和高科技产业发展,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发展。要严把审批准入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控制和淘汰落后产能,建立起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引进技术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的项目,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帮助企业升级改造,使能源得到循环利用,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软件开发、金融、物流、旅游、技术服务等一些能耗低、污染小、就业机会多的低碳环保产业,提高服务业在我市经济结构中的比重,限制一些用电量大、用煤量大的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