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可以说是一个艰难的多事之秋,一方面是国内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使正常的经济运行秩序受到冲击,另一方面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全面加速的背景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已经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问题,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也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好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所积累和奠定的基础基本牢固,经济发展成熟度相对提高,经济增长的自主性增强,因而,国民经济宏观局势尚不至于受到太大影响。
  就朔州市经济而言,一方面有国家通过精心有效的宏观调控,基本可以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格局,另一方面由于朔州市市域经济在全国、全省相对比重较小,经济外向度偏低、独立性较强,又有独特的国民经济行业构成特点,属于基础性能源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再加上有特大型中央企业的稳定生产,因而,在经济增长基数规模尚小的情况下,全市国民经济运行尚能继续维持稳定高速增长局面。
  从已经过去的九个月全市经济运行统计结果来看,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较多地是受到来自经济运行内部传统固疾的影响,特别是由于煤炭工业企业生产工艺和技术上的相对落后,安全生产条件的制约,影响到煤矿的正常生产,导致支柱产业能力发挥不足,而替代性支柱行业又不能快速成长起来,因而,全市国民经济增长难以取得进一步提高,但仍稳定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增长水平上。
  综合前九个月全市经济运行结果,可以基本概括为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高增长,但增幅回落态势明显。
  据统计核算,依靠三次产业共同推动,特别是第二、第三产业的高速增长所带动,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95.5亿元,同比增长14.8%。从横向看,尽管增幅仍处于全省前列(第四位),大大高于全国9.9%、全省的增长水平,但从纵向看,回落趋势也十分明显,比上半年回落了2.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3.4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完成202.8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完成79.2亿元,增长15.6%。
  二是各主要行业生产增长速度仍然较快。
  具体表现如下:
  1.农业生产依靠种植结构调整,粮食产量可望突破历史。今年朔州市农业生产尽管遭遇了干旱、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但由于播种面积增加、种植结构得到合理调整,高产作物玉米种植比重大幅提高,单产增加,因而确保了粮食总产量灾年不减。据统计调查资料显示,全年全市粮食总产量预计可达15.3亿斤,比上年增长4.7%,实现了继2005年因灾减产后的连续三个增产丰收年。
  2.畜牧业生产在艰难中努力向前。朔州市作为国家内陆地区奶牛养殖规模较大的区域之一,上半年依靠全市生态畜牧基地建设各项优惠扶持政策的推动和农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的利益驱动,艰难克服来自饲料价格上涨和乳品加工企业因保鲜技术不过关而压缩生产规模的不利影响,主要养殖畜种奶牛饲养量保持了稳定增长。进入三季度后本来也是乳品加工业逐步进入生产旺季之时,但九月份的“三鹿奶粉事件”再次给今年本就处于萎靡状态的乳品加工业带来一次更大的冲击。好在国家积极关注民生,市政府为保护奶农利益,在奶牛养殖户蒙受损失之际,及时出台补贴政策,进而保护了奶牛养殖业发展局势得以稳定。
  3.工业生产依靠中央企业的有力支撑和煤炭价格上涨的带动,继续保持在20%以上的生产增长。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73.56亿元,同比增长25.07%。尽管比1-8月份生产速度下滑了近2.5个百分点,但仍处于相对较高的增长区间。在非煤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三季度煤炭行业也遭遇了大面积停产的冲击,地方煤矿生产保持正常状态的不到十家,七、八、九三个月原煤产量持续出现下降状况,分别同比下降15.9%、4.94%和19.64%,其中地方煤矿产量三个月分别同比下降44.48%、44.86%和58.89%。三个月累计减产原煤409.4万吨,按前三季度平均吨煤工业增加值水平计算,影响工业增加值减少6.76亿元,进而影响工业增加值增速4.5个百分点。好在有平朔煤炭工业公司仍维持满负荷生产状态,产能发挥比较充分,全市累计原煤产量仍达到9203万吨,同比增长15.29%;又有煤炭价格上涨的作用,全市煤炭生产行业完成增加值149.2亿元,同比增长29.85%,仍以86%的绝对支柱比重支撑了全市工业经济的增长局面。而其他相对突出行业的生产情况表现普遍不够理想。发电量完成158.6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7%,乳制品生产17.68万吨,同比下降7.8%,水泥生产41.84万吨,同比下降27.6%,日用陶瓷生产20957万件,同比下降31%。
  4.建筑业生产进一步趋旺。在招商引资、结构调整和加快服务业发展政策的驱动下,今年朔州市项目投资高潮迭起,有力地推动了原本发展不足的建筑业行业的发展,也基本扭转了前几年本地建筑企业无工程施工、多数项目由境外企业承揽施工的状况。前三季度全市71户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承揽建设项目合同金额44.6亿元,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4.6亿元,同比增长7.5倍,其中完成建筑工程产值16.5亿元,增长8.4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达到100.7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倍以上,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7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94倍。
  三是市场需求旺盛、投资和消费快速扩张。
  今年前三季度朔州市市场物价承接了去年下半年的发展水平,基本保持在一个平稳的温和上扬状态中,没有出现大的上涨现象,1-9月累计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均为106.8%,目前的物价水平基本得到城乡居民的普遍认可,因而也没有引发市场动荡;在财政状况日益好转、企业效益普遍看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社会购买力继续增强,各方面对市场商品需求规模不断扩张,从而有力带动了投资和消费两大需求的高速增长。
  据统计,1-9月份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6亿元,同比增长54.62%,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6.7亿元,同比增长53.07%,增幅均以微弱差距排在忻州之后,居全省第二位。1-9月份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3亿元,同比增长28.2%,以0.1个百分点的差距排在吕梁之后,位居全省第二。
  四是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持续看好。
  今年以来,全市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始终保持稳定趋好的态势,除一、二月份因缺乏上年缓批入库因素和新的所得税法实施,有所落后,从三月份开始,财政增收形势一直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高速状态。1-9月份全市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84.1亿元,超过上年全年收入水平,同比增长42.59%,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1.45亿元,也超过了上年的收入规模,同比增长39.99%,尽管在全省增幅排位并不领先,但基于朔州市特殊的以煤为主经济结构,而煤炭生产又面临长时间停产的状况,这样的财政收入状况也是比较理想的局面。
  前三季度,朔州市企业微观经济运行效益也比较良好。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继续大幅提升。1-9月份全市21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税78.9亿元,同比增长52.56%,尽管比上半年增幅回落了8.9个百分点,但仍处以较高增长区间。其中以平朔煤炭公司为代表的4户中央企业实现利税44.74亿元,比重占到56.7%,同比增长77.45%,拉动利税增长近44个百分点,而地方企业实现利税34.16亿元,比重43.3%,同比只增长28.87%。前三季度,整个煤炭生产行业实现利税72.97亿元,比重高达92.48%,同比增长71.26%,仍是拉动工业企业效益增长的主要动力源。而电力生产行业只实现利税2.65亿元,比重只有3.35%,同比下降55.01%,对工业企业效益提高已失去了拉动力。
  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32.26亿元,同比增长44.03%,比上半年增幅回落了2个百分点。其中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利润25.89亿元,比重达到80.25%,同比增长90.73%,而地方企业利润水平不仅比重低,而且处于下降状态,累计同比下降了27.8%。特别是原神头第一发电厂,因机组老化、单机发电能力小,又有电煤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上升因素,今年运行效益极差,已累计亏损1.99亿元,进而导致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额达到2.16亿元,同比增长5.7倍,若剔除该因素影响,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整体亏损情况仍呈减缓趋势。
  五是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大幅提高。
  在全省上下积极致力于改善民生的伟大进程中,朔州市也不遗余力地采取了多种途径和措施推动城乡居民不断增收,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据调查,前三季度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229.7元,同比增长20.06%,增收1709元。其中城镇居民中的20%低收入群体增收速度更加明显,累计实现收入4928.7元,同比增长34.63%。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3109.5元,同比增长25.1%,其中农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2246.2元,占到总收入的72.2%,同比增长28.2%,仍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撑渠道。前三季度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累计达到25.66亿元,同比增长35.07%,其中在岗职工劳动报酬25.13亿元,同比增长34.83%。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月人均劳动报酬2077.78元,同比增长29.75%,比上年同期增加476.45元,其中在岗职工月均劳动报酬2087.56元,同比增长29.38%,比上年增加474元。
  六是金融业发展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但九月份存多贷少的格局发生改变。
  多年来,朔州市金融业存多贷少的问题一直制约着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发挥,今年以来,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结构失调、存多贷少的矛盾依旧。截止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已经达到510亿元,比年初增加132.87亿元,增长35.2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32.11亿元,比年初增加90.94亿元,月均增加存款10亿元。而各项贷款余额为147.81亿元,比年初增加32.54亿元,月均增加3.62亿元。多年来地方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整个金融机构资金地方使用率不高,大量积存资金在行业内调剂出去,9月末行内资金往来达到287.78亿元,比年初净增96.53亿元,与今年新增储蓄存款规模基本持平。九月份的情况有所改善,当月新增存款3.81亿元,而新增贷款17.04亿元,为今年首次出现的存少贷多局面,也为改善朔州市金融环境露出一线曙光。
  目前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和焦点是:
  一是国际宏观经济基本走势,特别是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程度,世界经济增速下滑,势必要对正在快速发展的我国经济产生消极影响,在这样的一个宏观背景下,朔州市经济发展进程不可能不受到影响。
  二是由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所引发的新一轮一系列关于资源整合、企业组织形式改造、煤炭生产技术规范、煤炭统一经销等改革措施的实施,也要直接对朔州市经济产生震荡甚至形成冲击。
  对全年经济形势的基本把握:
  现在距离年底只有短短的一个季度,面对目前严重紧张的煤炭生产安全形势,预计第四季度不会出现丝毫松动的迹象。朔州市绝大部分地方煤矿将一直处于停产状态,而煤炭工业又是朔州市经济的绝对性支柱,产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情况下,仅仅依靠价格上涨的因素已经很难维持整个行业的增长,以及对地方经济特别是地方财力提高的显著贡献。因此,转变发展思路,强化非煤产业扶持培育措施的力度,大力推进服务业项目建设进程,既是当前自觉主动地摆脱发展困境的需要,也是未来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提升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需要。
  面对目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各国都在积极寻找应对之策,尽管前途尚不明朗,但全年世界经济增速下滑已成定局。对朔州市这样一个区域经济体,尽管影响程度不大,但也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毕竟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紧密的背景下,区域经济体再小也不可能游离之外。但同时我们应更多地关注我们的支柱产业发展态势。事实上今年朔州市煤炭工业几乎没有一个月恢复到正常运转状态,而且四季度也不会有太大希望。有鉴于此,我们对全年经济发展走势的判断也是喜忧参半,应当说,有前三季度已经完成的经济总量做保障,以及国家能源需求在短期内仍然偏紧的形势,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全年经济发展目标是有信心的,但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以及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必须引起足够重视,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确保经济安全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