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9年上半年能源消费基本情况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为393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4.58%,万元产值能耗1.42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5.48%,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以上。
1、煤炭消费量下降,石油制品消费量上升。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消费煤炭444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33%,减少23万吨标准煤;石油制品9.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23倍,增加7.5万吨标准煤;煤矸石10.38万吨标准煤,同比减少4.7万吨标准煤;电力23.14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9.57%,减少5.6万吨标准煤。
2、能源消费品种结构发生变化。 从能源结构看,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86.58%,比上年同期下降1个百分点;石油制品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93%,比上年同期增长1.5个百分点;煤矸石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05%,比上年同期下降0.75个百分点;电力占能源消费总量的4.56%,比上年同期下降0.79个百分点。
3、从行业消费上看,在规模以上工业46个中类行业中,能源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等7个行业上,上半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均超过5万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除外),占全部综合能源消费量的99.24%。在这7个主要行业中,能耗增长的只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食品制造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分别为165.31万吨标准煤和8.55万吨标准煤,同比分别增长0.68%、39.25%;其余五大行业均下降,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2.17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1.3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0.19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5.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92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1.7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综合能源消费量7.78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65.14%;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71.93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0.17%。
4、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保持稳定状态。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为39.2%,比一季度下降0.5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长0.69个百分点。
5、重点耗能企业产值能耗大幅度下降。上半年,年耗能万吨以上的43家重点耗能企业,实现综合能源消费量376.57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3.28%,占能源消费总量的95.82%,实现产值能耗1.82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12.92%。
二、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
1、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低级能源产品消费量比重仍偏高
从上半年各能源品种消费情况来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消费中仍以原煤为主,比重高达85%以上,而原煤在燃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加大了减排的难度。
2、部分企业在节能降耗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企业节能降耗投入资金不足,设备更新改造迟缓。目前大部分企业技术改造投入资金少,心有余力不足。二是企业节能降耗意识不强。节能降耗需要资金、人力、物力投入,这些投入可能短期内并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重视不够。三是企业节能降耗管理手段落后,专业技术人才奇缺,也没有专业的检测设备和评估手段,只能是结果分析。因此,在生产的各环节难以做到有效监控。
3、能源价格不断上扬使企业成本压力增大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用于能源消费的成本支出约50.2亿元,占企业主营业务成本的32.59%,其中重点耗能企业能源购进金额达46.48亿元,因此,能源价格走势对工业企业尤其是耗能大户来说较为敏感,不断攀升的油价、电力价格的提升以及煤价的提高都对企业经营成本构成很大压力,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
三、几点建议
为确保我市节能降耗目标顺利实现,今后工业能源消费应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目前,我市仍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仍占主导地位,对能源消费增长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加快建立循环经济,彻底摒弃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作为经济发展的原则。
2、调整产业结构,搞好节能降耗
要通过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建立节约型的经济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序发展金融服务业,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规范发展商务服务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和布局,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提高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产业集中度,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加快制造业信息化,深度开发信息资源。
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能源消费品种
长期以来,我市的能源消费是以煤炭为主,在一般的使用过程中,煤炭的热效率大大低于油、气的热效率,比如在居民生活上,煤炭、燃气的热效率分别为30%、60%左右,这就决定了我市能源利用效率要低。所以,调整能源消费的品种结构,对于节能降耗有十分明显的影响。
4、加大节能宣传工作,提高全民节能意识
节能降耗是缓解能源约束矛盾的现实选择,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社会效益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视节能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和政策导向。要教育全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滴水做起,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不断增强全民对能源等资源的忧患和节约意识,使节能工作在我市长期开展下去,从而推动构建节约型社会的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