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份,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朔州市国民经济依靠大企业的稳定生产和支柱行业的有力带动,继续保持了全省领先的发展速度。从集中反映朔州市国民经济发展态势的几个行业看,工业生产止降转升,投资热潮提前到来,市场消费旺盛。
  具体来讲,一月份朔州市国民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整体工业生产速度明显回升。
  一月份朔州市25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5亿元,同比增长6.3%。尽管增幅尚不能与近年来的平均增幅相比,但与上年一月份3.45%的增幅相比提高了2.85个百分点,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是金融危机爆发后连续四个月的下降之后,首次出现的增长局面,比上年12月-22.4%的增幅提高了28.7个百分点,也是全省唯一的一个一月份增长城市,因而其反映出的信号是十分积极的。一月份全省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4.4%,其中降幅超过30%的有两个市,分别是忻州市下降44.3%,运城市下降35.7%。
  二、停产企业比重偏高,重点行业发展不均衡。
  一月份朔州市纳入统计的25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停产企业158户,比重高达62.2%,只有96户企业处于运营状态,比重37.8%。煤电乳瓷四大重点行业内部表现也不均衡,一方面是生产企业比重参差不齐,另一方面是主要工业品生产状况有增有降,煤炭和乳品产量增长较大,但发电量和日用陶瓷产量仍处于大幅下降状态。具体来看:
  1、煤炭工业生产对工业经济增长的支撑带动作用更加突出。一月份朔州市144座煤矿中,有24座处于生产状态,停产比重83%,在所有工业行业中停产面居首位。当月生产原煤737.88万吨,同比增长11%。其中平朔煤炭工业公司生产原煤635.02万吨,同比增长2.06%,地方煤矿生产102.86万吨,增长141.74%。煤炭工业生产的增长主要依靠地方煤矿的带动,平朔煤炭工业公司生产与上年同期相比表现平稳,而地方煤矿之所以能够取得141.74%的高增长速度,是与上年一月份地方煤矿处于大面积停产有关。上年一月份只有怀仁县和右玉县只有小量生产,而今年一月份除山阴县全面停产外,其余县区均有数量不等煤矿恢复生产。整个煤炭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1.31亿元,占到一月份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3.8%以上,同比增长12.1%,为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了10个百分点。
  2、煤炭销售状况有所好转,库存量显著下降。一月份朔州市销售煤炭511.47万吨,比上年同期多销47.2万吨。其中地方煤矿原煤销售109.6万吨,比上年同期多销54.2万吨;平朔洗煤销售401.9万吨,同比少销7万吨。月末朔州市原煤库存量60万吨,只比年初增加9万吨,同比下降50%。据秦皇岛港口消息,上年12月底港口存煤比11月份减少三分之一,已经回落到585万吨,比年内最高点减少近300万吨。今年一月份南方发电企业用煤量明显增加,煤炭销售形势较好,价格有所回升。但是从朔州市煤炭价格看无论与上年同期、上年年底、上年九月份最高位相比,仍存在不同程度差距。
  煤炭价格对比表(市煤运公司提供)  单位:元/吨
  由于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仍在蔓延,国内众多加工制造企业生产不足,对能源需求难以达到去年上半年以前水平,加之煤炭价格已经下滑较大,目前的回升刚性不强,也很难再次跃上去年10月份前水平,再加上目前朔州市煤炭企业开工率偏低,煤炭库存量有限,因此煤炭企业运行效益不会有大的提升,盈利水平也难以与上年相比。
  3、电力生产行业仍处于艰难维持局面,生产持续下滑。一月份朔州市纳入统计的6户发电企业中,只有右玉小五台风电厂尚未投入运营,生产比重83.33%,但生产能力发挥严重不足,共发电15.63亿度,同比下降21.6%,这是近年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个月,比上年一月份少发电2.53亿度,比上年12月少发电0.35亿度,可见,生产萎缩的程度还在进一步加剧。尽管整个电力生产行业仍是工业经济中排名第二的支柱行业,一月份行业增加值完成9017.6万元,但同比下降15.0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68%,比上年一月份下滑0.33个百分点。
  4、乳制品行业止降转升,首月生产大幅上涨。一月份朔州市纳入统计的9户乳品生产企业中,有7户处于生产状态,生产比重77.78%,共生产乳制品20139吨,同比上涨110.7%,扭转了上年连续12个月下降、全年下降52. 4%的被动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出朔州市乳制品生产行业在市县两级政府的积极努力和大力扶持下,基本走出了“三鹿事件”的阴影。全行业一月份3812万元的工业增加值量,同比增长19.26%,对工业经济增长贡献了0.5个百分点,占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2.83%,也比上年同月提高0.17个百分点。但液体乳生产一月份仍同比下降15.4%,加强科技创新,开拓液体乳市场,扩大销售,仍是朔州市乳制品生产行业做大做强的一大攻关项目。
  5、陶瓷行业生产萎缩进一步加剧,短期内难以形成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事实上朔州市陶瓷行业已经连续几年没有达到正常生产状态,生产能力利用率不高,产品品种、档次、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制约着行业的发展壮大。从上年4月份起,生产出现逐月下滑局面,一直延续到年底,累计产量同比下降23.1%。今年一月份纳入统计的12户日用陶瓷生产企业中,有11户处于运行状态,生产比重达91.67%,但生产能力利用率仍然较低,共生产日用陶瓷2063万件,降幅比上年进一步扩大,同比下降39.7%,其行业增加值比重也萎缩到不足0.5%,比上年同期下滑了0.7个百分点,在工业经济中的地位已经退落到化工、冶金等行业之后的第七位。
  三、适应国家增加投资、拉动内需的政策实施,首月固定资产投资出现历史性高潮。
  朔州市地处塞北高寒区,建设施工期相对较短,习惯上一季度始终是工程施工的淡季,特别是一月份期间多年来一直没有投资活动,但今年的情形发生了重大变化,首月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480万元,超过上年1-2月份投资完成量312万元,这也就预示着在上年取得投资规模大幅扩张的背景下,今年的投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新一轮投资高峰期已提前到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在今年表现的更加充分。
  四、抓住机遇积极实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在市场价格涨幅大幅回落的有利条件下,消费品市场表现出旺盛态势。
  金融危机一方面对朔州市的能源产业形成巨大冲击,但另一方面也为朔州市提供了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契机。为了有效利用这一战略机遇期,推动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朔州市积极行动,规划项目,争取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改造力度。同时,积极走扩大消费,靠内需扩张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在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大幅增长、社会购买力逐年增强的情况下,市场物价也出现了持续回落,一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1%,比上年末回落3.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月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10.46亿元,同比增长32%,比上年末提高4个百分点,为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财政收入形势喜人,居民收入大幅增长,经济运行效益良好。
  今年一月份,朔州市财政总收入继续保持了较为强劲的增长态势,在上年突破百亿元大关的基础上,首月入库10.93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23.41%,增收2.07亿元,增幅居全省第五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7.7个百分点。尽管其中包含有非即期因素,但面对当前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这样的财政收入形势也是令人欢欣鼓舞的。其中怀仁县一月份总收入同比增长高达88.44%。
  一月份朔州市完成一般预算收入3.75亿元,同比增长9.24%,位居全省第八位,比全省平均增幅高10个百分点。尽管从增幅看比上年全年增幅回落了15.91个百分点,但从绝对量看,也大大高于上年月均水平,并且是在上年8月份后月度收入下降到3亿元以下后,再次取得月度收入突破3亿元的喜人局面,位居去年以来连续十三个月中月度收入第三高月。其中山阴县一月份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高达93.48%。右玉县首月财政总收入和一半预算收入增幅双双位居朔州市第二,分别同比增长59.86%和74.92%。
  一月份朔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51284万元,同比增长10.38%,其中实现利润8230万元,同比增长62.75%。
  一月份居民收入形势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民生工程成效显著。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8元,同比增长25.4%,比上年增幅又提高6.2个百分点,为稳定市场秩序,扩大内需,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最大限度地消除金融危机负面影响必将发挥积极作用。
  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一月份的经济增长仍是极其微小的,与近年来持续高速增长局面不可比拟,并且仅从一月份运行结果分析很难推断下一步的运行态势。面对当前日益严重的经济形势,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到目前经济形势的严重性和摆脱困境、恢复经济高速增长的艰巨性。特别是在支柱产业单一,市场需求萎缩,煤炭价格下滑的严峻形势下,煤炭工业今年要取得上年的运行效果,将需要付出更大努力。而安全生产又是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首要条件,时刻警示着我们不可盲目扩大生产,追求量的扩张。
  我们认为,当前朔州市经济工作的着力点:
  从宏观层面讲:一方面应当进一步强化经济运行监测与预警。在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条件下,及时掌握朔州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适时调整政策、制定对策措施,以此推动朔州市经济攻坚克难,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服务型政府建设新途径,针对不同行业经济发展特点,研究制定全方位服务新模式,从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角度为各行业发展提供更加宽松的条件。其三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在优化经济发展硬环境的同时,也为辐射带动相关行业生产、拉动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从微观层面讲:应当在确保现有生产经营单位保持正常生产状态的前提下,一方面积极走内涵发展之路,盘活存量资产,最大限度地发挥已经形成的各种生产能力。扶持帮助更多有条件恢复生产能力的企业尽快恢复生产,目前尚不完全具备复产条件的,要积极协助企业创造条件,不遗余力地帮助扩大销售。另一方面绝不放松、最大可能地积极争取国家4万亿元、省6500亿元拉动内需项目投资。要精选项目、放宽条件、优化环境,以百折不挠、海纳百川的胸怀,广招四方资金投资建设朔州,不断扩大和引深近年来招商引资所取得的成果和成功经验,为尽快度过艰难期,摆脱危机影响做出积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