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加快城乡市场建设步伐,统筹规划,科学定位,合理布局,高效运转的市场流通网络已经形成。商品交易市场不断发展,初步形成了综合市场、大型批发市场与中小型零售市场相结合的市场体系,成为日用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重要集散地和价格信息发源地,在活跃商品流通、方便居民生活、扩大城乡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城市商业中心区,从休闲时尚商业步行街的建立,到大型购物中心的强强加盟,再到高品味综合商城的群雄逐鹿,展现出一座塞外明珠城市的商业新形象。在农村市场,各级党委政府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抓手,统筹兼顾,积极推进,以城区配送中心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正逐步形成,不仅大大改善了农村的流通基础设施,而且明显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丰富和满足了老百姓的多样化需求,为农村消费市场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末,朔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有142家,比2006年的54家增加88家,增长158.2%,年均递增20.9%。其中:批发企业46家,比2006年的27家增加19家;零售企业96家,比2006年的27家增加69家。实现商品销售总额从2006年的93.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27.7亿元,增长144.1%,年均递增24.9%;主营业务收入从2006年的93.5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28.9亿元,增长144.6%,年均递增25.1%。
  “十一五”时期,在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的良好形势下,城乡居民购买力不断增强,朔州消费品市场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消费规模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运行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6年的62.8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39.59亿元,增长122.0%,年均增长22.1%,消费品市场步入了快速发展期,成为“九五”以来增长速度日益加快的发展时期。“九五”期间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1.9%,“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1.8%。与“九五”和“十五”期间相比,“十一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分别加快了10.2和10.3个百分点,表明消费品市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十一五”时期,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实施扩内需、保增长的消费新举措,从容应对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及时出台促进居民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耐用品消费为突破口,实施家电、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惠农政策,充分挖掘消费潜力,促进了城乡消费持续较快增长。据市商务局统计,截至2010年底,家电下乡达98564台,销售额达21374.6万元,家电等商品下乡政策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拿到了财政补贴,从中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同时提升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指数,既让企业走向了市场,又丰富活跃了农村消费市场,是政府实施民心工程的有力见证;其次,汽车、家电等以旧换新政策,不仅直接拉动了城市居民消费,而且有力促进了营销、物流、售后服务等销售网络的快速发展。
  “十一五”时期,朔州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水准大幅提升,市场热点不断涌现,新兴消费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改善居民交通条件,购买家用汽车为代表的交通消费;二是以移动通讯和信息的更新换代为代表的通讯信息消费;三是以改善居住条件与住房相关的各种商品消费;四是以旅游、保健医疗、教育为代表的精神文化消费。这些消费热点的持续扩张,成为推动消费市场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统计显示:2010年末,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汽车零售额4.8亿元,比2006年增长3.3倍,年均递增44.4%;实现石油制品零售额3.4亿元,比2006年增长65.0%,年均递增13.3%;实现家用电器及音响器材零售额2.5亿元,增长2.1倍,年均递增32.7%;实现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零售额305.7万元,增长2.9倍,年均递增40.9%;实现家具类零售额2909.3万元,增长9.9倍,年均递增1.8倍。一些新型高科技产品、消费比重不大的升级消费品,已逐渐成为市场新宠,成为消费市场繁荣与发展的新亮点。
  “十一五”时期,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居民餐饮方式发生新变化,团体会餐、亲朋聚会,婚庆、社会商务活动等新型就餐方式与日俱增。住宿餐饮市场形成多业态共存的市场格局。正餐店、中、西式快餐店、特色店、便利店、主题餐厅、咖啡、酒吧、烧烤等。假日酒店、经济型饭店、生态旅游店、洗浴、桑拿等高、中、低多档次住宿市场基本形成。旅游接待能力不断增强,一些高档次、高水准的星级酒店逐步脱颖而出,直接拉动住宿餐饮业零售额一路走高,显示出快速增长的良好格局。统计显示:2010年末,全市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61家,比2005年的19家增加42家,其中住宿业24家,餐饮业37家,实现营业额6.0亿元,比2005年增长3.7倍,年均增长36.3%。全市星级饭店8家,其中五星级饭店1家,四星级饭店2家,三星级饭店3家;在评的四星级饭店2家;在建的五星级1家。星级饭店床位数共2238支,建筑总面积25.01万平方米。旅行社发展到15家,门市部及其分支机构30余家,对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十一五”时期,朔州消费品市场步入了一个繁荣稳定发展的新时期,能够保持如此稳定的快速增长,取得这样来之不易的丰硕成果,鞠手可赞。冷静思考,仔细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得益于全市国民经济持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为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进一步加快,消费水平的提高,购买力不断增强,为消费建立了强有力的支撑;三是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了扩大内需,鼓励消费,优化消费环境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释放消费潜力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推动力;四是充足的商品供应保证了居民多样性的消费需求,商品价格的稳定与质量的提高,为消费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