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
报告期 |
基期 |
增加额 |
同比增长% |
占总收入比重% |
可支配收入 |
15903.15 |
14210.97 |
1692.17 |
11.91 |
|
工资性收入 |
12155.44 |
11031.71 |
1123.73 |
10.19 |
71.83 |
经营性收入 |
2204.76 |
1822.15 |
382.61 |
21.0 |
13.03 |
财产性收入 |
317.76 |
270.39 |
47.37 |
17.52 |
1.88 |
转移性收入 |
2243.89 |
1993.74 |
250.16 |
12.55 |
13.26 |
1、工资性收入领跑全局,依旧是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主体。
2010年我市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工薪收入12155.44元,净增长1123.73元,同比增长10.19%,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71.83%,在居民收入构成中居主导地位,对家庭总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65%,是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的最大推动力。主要原因是:一是工资的自然增长与零时补助的发放带动了工薪收入的增长;特别是下半年以来发放的物价津贴和补级工资,带动了全市城镇范围内居民工资的增长,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均较去年有了明显的提高。二是居民就业渠道不断拓宽,从事第二职业、兼职和零星劳动增多。
2、经营性收入增长幅度大。2010年我市县域城镇居民经营性收入为2204.76元,比去年1822.15元增长了21%,占家庭总收入比重为13.03%,对家庭总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22%,对于整个收入的增长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逐步回暖, 消费市场逐渐活跃,城镇居民家庭中从事个体经营及非公经济的从业人员比例上升,同时政府出台了鼓励自主创业、就业等优惠扶持政策,拓宽了居民家庭收入渠道,企业经营和城镇个体经营收入增长速度出现了突出的增长趋向,特别是下半年以来因农副产品基础价格的增长,带动了全面商品的涨价高峰,城镇经营者们都有了跳跃式的经营性收入增长。经营性收入中怀仁县涨幅为64.59%,居6县区涨幅首位。
3、财产性收入增速加快。2010年,我市县域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317.76元,同比增长17.52%。增长原因概括为以下几点:1、随着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居民更加关注投资理财;2、年底的企业和个体股息与红利、保险收益等均在年底进行了兑付,大大地带动着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3、今年以来证券市场有所回暖,城镇居民股息与红利收入小增。
4、转移性收入增长明显。转移性收入主要来自离退休金收入、赡养收入、捐赠收入和其他转移性收入这几方面。首先,离退休人员工资有所调整,70以上的每人每年增加30元,70岁以下的按工龄计算有一年工龄每月增加3元;其次,对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冬季取暖补贴由每人每年700元,调至每人每年1400元,使得其他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第三,有能力的子女,在父母身上的回报进一步加大。2010年,我市县域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2243.89元,同比增长12.55%,净增长250.15元。
二、八大消费七升一降,居民支出整体上扬
在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时,居民家庭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也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2010年朔州市县域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0802.66元,同比增长11.23%,低于当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0.68个百分点。在八大类消费支出中,除交通和通讯类支出略显下滑外,其余七类同比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和医疗保健等消费支出增长较快,分别增长31.53%和24.73%。6县区与去年同期相比,消费性支出增长幅度最大的前三名为右玉县、山阴县、朔城区,同比增长分别为14.01%、12.08%、11.39%。
1、食品消费支出略有增长,恩格尔系数略降。2010年全市县域人均食品支出3469.65元,同比增长7.46%;恩格尔系数为32.12,比上年下降1.13。主要是城镇居民饮食结构发生变化,食品消费向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绿色无公害发展,营养摄取更加科学均衡。加之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粮油类、蔬菜类、糖烟酒饮料类、干鲜瓜果类价格居高不下,推动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增加。
2、衣着支出稳定增长。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更新,人们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一些用料考究、质地优良、做工精细、款式新潮的品牌衣着,深受青睐,着装的高档化、时装化、品牌化、个性化、多元化已成为服装消费的一种潮流,也形成了一种文化。2010年全市县域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1641.21元,同比增长12.34%。
3、家庭设备用品支出增势强劲。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国家为“扩内需”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的拉动,家庭设备用品出现较快增长。2010年全市县域城镇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775.78元,同比增长31.53%,增幅跃居八大类消费性支出之首。传统家用电器已不是人们消费的热点,一些新兴的家居耐用品开始进入了居民家庭。
4、医疗保健支出增幅明显。人们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和保健意识也在日益提高。2010年,全市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959.18元,同比增长24.73%,净增长190.16元。虽然药店的降价风潮一波接一波,但老百姓的绝大部分药品消费还是得去医院,由于有垄断经营的体制和消费群体的“特殊”需求的支撑,医院的高价药品仍占销售的主导地位。
5、交通和通信消费深入人心。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高科技信息产品的迅速发展,使得手机和家用轿车由以往的奢侈品转变成了生活基本必备品,更普遍地进入了居民家庭。2010年全市县域城镇居民人均交通和通信支出累计为1077.91元,由于去年基数大,导致同比涨幅为-8.09%,六县区涨幅4升2降。
6、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增长迅速。2010年全市县域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1283.92元,同比增长16.79%。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信息化、知识化的到来,居民不断提高自身应对能力和适应能力更显迫切,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义务教育的各项费用减免之后,家长更加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在孩子们身上投入的更多的财力物力,加大了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另外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以及台湾等新的旅游路线的不断开发和火热宣传,也加大了居民参观旅游的支出。6县区中山阴县人均旅游支出为313.41元,是去年旅游支出的4倍。
7、居住消费有所增长,居住条件不断改善。2010年全市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1234.43元,同比增长16.89%。城市居民把改善居家环境,使之舒适、安逸、宽敞作为其生活重中之重的追求目标,同时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价格持续上涨,11月份煤炭的价格上涨到每吨700多元,并一直保持上涨势头,这大大增加了居民在居住上的开销。6县区中怀仁县人均居住支出为2128.18元,高出全市平均水平893.75元,同比增长106.87%,居县区涨幅首位。
8、商品和服务支出相对稳定。2010年全市人均其它商品和服务支出358.43元,同比增长6.81%,6县区涨幅4升2降。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和建议
1、高、低收入差距继续拉大。虽然我市县域城镇居民的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提高,但收入差距呈现拉大的态势。2010年各县区城镇居民调查户中20%低收入户收入与20%高收入户收入相差15000元以上,高低收入差距最大的山阴县差额由2009年的21630.2元扩大到今年的26984.25元,低收入户的居民收入仅占山阴县平均水平的49%。
县区 |
2010年 高收入户收入 |
2010年 低收入户收入 |
高低收入之差 |
高低收入之比 |
低收入户收入占本县区平均水平% |
城区 |
26159.43 |
9767.68 |
16391.75 |
2.7:1 |
57.4% |
平鲁 |
21939.46 |
6690.74 |
15248.72 |
3.3:1 |
52.9% |
山阴 |
35502.59 |
8518.34 |
26984.25 |
4.2:1 |
49.0% |
应县 |
21857.53 |
6218.0 |
15639.53 |
3.5:1 |
49.8% |
右玉 |
21781.21 |
6758.09 |
15023.12 |
3.2:1 |
57.3% |
怀仁 |
32135.19 |
9893.41 |
22241.78 |
3.3:1 |
5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