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2010年我市物价运行情况看,食品价格涨势强劲,关系民生的食品类权重在CPI八大类中所占权重最大,民以食为天,食品价格的变动对居民消费价格最为敏感,食品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上年同期相比食品上涨9.8%,成为拉动价格总水平上升的主要动力。在调查的16类食品中,有6类食品价格涨幅超过10%以上。其中粮食、淀粉、干豆类及豆制品、蛋、菜、干鲜瓜果等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成为食品价格上涨的领头羊。这些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又呈现出下列特点:1、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在国家持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的政策与国际粮价影响下,粮食价格稳中有涨,2010年受7、8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暴雨袭击洪涝灾害影响,全年我市粮食价格同比上涨11.2%。其中大米上涨17.8%、面粉上涨8.1%、粮食制品上涨6.5%、其他食品上涨17.5%。
  2、鲜菜价格波动较大,一直高位运行。年初,受春节需求量增加、低温雨雪天气等因素影响,我市鲜菜价格不断攀高,1-3月同期相比涨幅达41.1%。二季度各月,鲜菜价格的环比指数一直处于下降态势,但相对于上年同月来说,价格仍然高出许多,同期相比价格每月都超出10%。从10月开始,由于季节原因,蔬菜价格又开始上升,到11月更是涨势迅猛,当月同比价格上涨达到22.2%。12月在国家稳定物价的一系列政策实施下,菜价的上涨势头得到遏制,同比指数有所回落。我市全年累计菜价同比上涨30.2%。
  首先,朔州市2010年除了继续保持上年提出的消费政策及政府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之外,还在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拓展消费空间和优化消费环境等方面加大了力度,进一步促进我市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随着政策效果的进一步显现,在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市价格总水平适度上涨。2010年由于我市重点工程项目的落实及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的加快,投资项目的扩大对钢铁、水泥、建材等产品的需求,推动了我市相关产品价格回升。同时一些惠民项目的实施,如发放消费券、“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汽车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消费措施的实施,效果显现刺激了我市消费,促使了我市需求的增长。